找到相关内容1483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元法师著:大乘起信论述解(2)

    以下七种因缘,即是别相。   (二)释“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,得究竟乐”-众生,指未成佛  之前的凡夫、二乘、菩萨,音译为萨埵,意译又有生、  识、有情。杂阿说:   “佛告罗陀,于色染著缠绵,...,而是无常幻化、生生灭  灭的。杂阿说:   “汝谓有众生,此则恶魔见;唯有空阴聚,无是众生者。   如和合众材,世名之为车;诸阴因缘合,假名为众生。”  这是从众生的体性观察,如此“揽五蕴为缘的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070234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佛学基础

    思想的变易,都在一种相续不断的幻起幻灭中,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,“生时为帝王,死后归尘土”,不管在这世间有多少的恩怨,贫贱或富贵,一样脱离不了无常的限制。生命,实在是太脆弱。太微不足道了。杂阿说:...佛陀的教法揉和了东方新思潮,而又超越它,成为众生究竟的依归处。  在佛陀八十岁时,自知时之将至,便带著阿难等人,来到拘尸那揭罗城的婆罗树林中,枕右胁,躺卧于双树间而入灭。据长阿游行记载:当时有一位末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170235.html
  • 如瑞: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

    文献   一、三藏教典   1、《楞严经》,大正藏19册,No.0945   2、《佛说济诸方等学》,大正藏09册,No.0274   3、《杂阿》,大正藏02册,No.0099   4...数遭“法难”,几度衰败。曾几何时,丛林毁于一旦,佛子颠沛流离,像横遭毁掠,四众无所归依。鉴往知来,社会为何从兴佛而灭佛,寺院为何从兴盛而荒废?固然有其外部因素,但所谓&...

    如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1870281.html
  • 由中台事件之教训—论述戒律与法律的互动关系

    4:《杂阿》卷二:“我不与世间诤,世间与我诤  。所以者何?比丘,若如法语者,不与世间诤。世间智者言  有,我亦言有;……世间智者言无,我亦言无。”(大正二  ?八中)  ?注 5:见拙著〈结戒...觉得犯  者的行为,己不合乎僧团的基本道德标准,那么就请他脱  离僧团。做到这一步,波罗提木叉的功能就算完成了。接下  来,如果这种行为在世人眼中还能接受(如犯“非梵行”波  罗夷罪,但不是与有配偶者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2070403.html
  • 释敬定: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

    《大智度论》,CBETA 电子佛典集成 Feb. 2007。  《杂阿》,CBETA 电子佛典集成 Feb. 2007。  《法华经授手》,CBETA 电子佛典集成 Feb. 2007。  《佛说...载运之义。佛说一乘之法,为令众生依此修行,出离生死苦海,运至涅槃彼岸。(《佛光大辞典》p.59。)  ?《杂阿?卷第十九?五三五经》([CBETA电子佛典2007/T02/0099/0139a19])...

    释敬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3470572.html
  • 宁玛派版 《死者之书》 的死后世界

    的死后世界  辅仁宗教研究第三期(2001夏)  一 、前言  任何人只要活着的话,总有一天都一定要死。不光是人,连植物和动物都一样。生和死不是各别的,它们是互为比邻的。《杂阿》卷四十六说:「...

    许明银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0770897.html
  • 吴越诸王(893-978)与佛教

    杂阿》,《大正藏》册2,第99号  《续高僧传》,《大正藏》册50,第2060号  古籍  《入唐求法巡礼记》,(日)圆珍撰。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)1986  《十国春秋》,(清)吴任臣撰。(...上17-19。   [80] 参其 The Meaning of Myriad Good Deeds,页29。《杂阿》中有关阿育王立八万四千塔之记载如下:   阿育王闻彼比丘所说,于佛所生大敬信。...

    黄绎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671217.html
  • 英伦归来话佛教——净因﹑圆慈法师访谈录

    包括:《无形的束缚之网》(1978)、《阿毗达磨综合指南》(1993)、《中阿》(1995)、《杂阿》(2000年10月)。他还是世界艺术与科学学会会员。...在《大般涅盘》中,载有释尊入灭前最后几天里发生的生动而又感人的故事。在积极行化四十五年以后,于八十岁时,释尊意识到自己即将舍寿。临终之际,释尊拒绝指定任何继承人,而是告诉所有弟子,在他入灭以后以戒为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5871440.html
  • Encounter with the Imagined Other: A Yogacara-Buddhist Critique

    Tsa a-han ching ( 杂阿 ), T.2.100.a-b. 240...

    Chen-Kuo Lin

    |english|buddha|buddhism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095972143.html
  • 方立天: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

    善恶又以心为主。《中阿》卷45《心经》载:“比丘,心将世间去,心为染著,心起自在。”[注释:《大正藏》第1卷,709页上。]《杂阿》卷10云:“比丘,心恼故... (1)清净心性。如来藏、自性清净心侧重于这层涵义。如来藏、自性清净心既排除烦恼染心,又有成佛的功德。   (2)万物体性。如《大般涅盘·师子吼品》就把“佛性&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1473178.html